《列子·天瑞》點出事物是在變化中展,在展中變化。把時間萬事萬物用聯系統一的眼光看待,萬事萬物在具備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甚至把主生物世界與此生物世界聯系起來,體悟了虛與實的辯證。《莊子·逍遙遊》一篇對列子和其思想是有描述的。“夫列子禦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于緻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确實“子列子曰:’天地無全功,聖人無全能,萬物無全用’”萬物各司其職,自然是猶有所待者也。
《列子·皇帝》呼籲我們不要以貌取人,甚至是不要“取”人,而應順應事物,心若太初。且不可成為能分辨出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的區别的可笑的猴子。呆若木雞則人不可勝之。
玄學?玄學!心學吧!自得其樂,是人生一大快事,若有知音同樂,那真是十世修來的福分。
“夫回能仁而不能反,賜能辯而不能讷,由能勇而不能同怯,師能莊而不能同。兼四子之有以易吾,吾弗許也。此其所以事吾而不也!”
說得真好,我也應該如此。不三心二意了。
不認為自己與别人不同,不忿不滿自卑自負則會消失。不争不辯則能體會形神的統一。
物不至者則不反,善待自己的能量,不要讓它窮盡,勞逸結合,适可而止。
公孫龍子,有意不心,有指不至,有物不盡,有影不移,引千鈞,白馬非馬等在我看來是數學的極限思維,在極小與極小極大與極大的比較中,才能體現名家理論的精妙之處。
《列子·湯問》提出事物之間的不可比行,讓我進一步的平複自己的内心,人不能勝于人,人無優劣之分隻有對錯之分的概念。單位不通不可比較,地理習俗不同不能妄加評論推斷,保留自己的心智就足夠了。
北宮子與西門子的對話也是十分精妙。我們的命運不光取決于我們的努力,更多的也是天命定數。然而能做到“衣其裋褐,有狐貉之溫;進其茙菽,有稻粱之味。”實際是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知足才能常樂吧!
“吾常無子,無子時不憂。今子死,乃與向無子同,臣奚憂焉?”是進也憂慮,退也憂慮,那什麼時候快樂呢?得到了也焦慮,失去又焦慮,失而複得而夜不能寐,得而複失又輾轉反側,那又能如何呢?
我一直現我摘抄的東西都是互相矛盾的,實際上是成功的路徑是不一樣的,但我認為他這句話有點問題,“治大者不治細,成大功者不成小。”抛開大小不看,是說想要成就一件事就應該放棄另一件事才是對的。
為人之常情就可以了,不拘束,不嘗試,不自卑,不自負。
《列子·說符》“聖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我們也應該如此。我們不應該羨慕别人成功富貴,而應該去通曉别人為何成功,為何富貴。聖人不雕刻葉子,因為自然之葉就會各不相同,如果葉子是刻出來的,那世界上還會有幾片葉子呢?凡事不要事無巨細,不要把沒必要的事情做到極緻。那必不必要,就看自己的智慧了。
這世間沒有絕對的正确和錯誤,路走多了,自然就沒了路,路走多了,自然也就有了路,過河的小馬,就自己過河,勇敢心細能進則進,需退則退,則無往不利。
這個和追人一樣沒什麼道理。姑娘開心,那麼你做什麼都能讨人喜歡;姑娘不開心,你做什麼她都抵觸。所以事物是可以預先知曉的,有些結果的原因是簡單的。
相馬這一段振聾聩。善于解牛的目無全牛,善于現事物内在的不止表象。善于相馬的事無巨細,相馬通神者實事求是。
最後的内容似乎在《呂氏春秋》裡見過,不論。
這世界上衆多事物之中,鑽石是永恒的,但它的永恒不屬于任何人。
這世上還有一個事物,那就是書籍,它是永恒的,而且它屬于某個人。
喜歡梁寒郡的日記書請大家收藏:(dududu)梁寒郡的日記書小說網更新度全網最快。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高冷總裁又在攻略我+番外 五指山直播賣貨 百靈潭/百鬼潭+番外 穿書後我讓宿敵标記了+番外 九州獨尊 成神進度九十九,請被我砍一刀 穿成末世大佬的失憶嬌妻 你怎麼又彎了?快穿+番外 安淺 徒兒下山吧,你已世間無敵 甄嬛傳之淳意盎然 長安第一綠茶 反派女配隻想鹹魚[快穿] 帶着全班同學打造最強部落 黃大仙今天也在努力報恩+番外 萬天記 我在凡人作妖的那些年 嬌軟寵溺 六歲小甜包:四個哥哥億萬團寵 重生蟻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