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帶大兒子去醫院噴喉,回到家一進門老婆就告訴我一個震驚的消息:“金庸走了。”
那一刻,心裡似乎有種空落落的感覺。
一邊帶兒子女兒刷牙,一邊哼起來《兩忘煙水裡》。劇中的人物如流水般從腦海中穿過,最終定格在一位面帶微笑的老者臉上。——就是他,陪伴着我的青春的金庸。
跟老婆聊了很多,或許男孩子會對武俠更為向往的緣故,老婆很驚訝于我告訴她,金庸的小說我反複看過幾十次。聊着聊着,于是決定爬起來,留下了這段文字。
小時候,“電視餸飯”的年代裡,廣東台重播的港台武俠劇成為了家裡每晚的必備節目。以至于住對面樓的同學笑稱,每晚就看到你們家電視放《射雕英雄傳》了。在那個懵懂的年代,加上“中二”的思維,總會幻想自己是個仗劍天涯的大俠,尋找到自己命中的那個伴侶……
可以說,成就金庸小說的經典,早年不斷翻拍的香港武俠劇功不可沒。大多數的人,都是先看武俠劇,被情節吸引後再看小說,然後在同好之間争論武俠劇與原着的異同。那個時代的武俠劇,黃日華的郭靖(與虛竹)、翁美玲的黃蓉、梁朝偉的張無忌(還有韋小寶)、梁家仁的喬峰、湯鎮業的段譽、劉德華的楊過、李若彤的小龍女、呂頌賢的令狐沖,甚至是配角如秦沛的鐵木真、曾江的黃藥師、楊澤霖的歐陽鋒、劉丹的洪七公、苗僑偉的楊康……一個個經典角色在這裡誕生,伴随着我們的青春。
或許每一個我們,都可以在金庸武俠的世界中,找到一個幻想中的自己。武俠世界中的大俠也許并不完美,但總有自己堅持的原則,那怕刀劍加身亦無怨無悔。大俠可以快意恩仇,但家國永在心中。“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有人說,凡有華人之地,必有金庸書迷。誠然。
金庸先生之小說的魅力,在于人物的刻畫,乃至從劇情暗喻的現實。曾有人回憶,鄧小平***生前曾問,你可知海峽兩岸領導人都喜歡讀的書為何?來人以為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笑稱,非也,乃金庸小說。概因小說中有真性情,亦有至理也。
先生作品,經得起推敲,情節與曆史若合符節。甚至有位80後“海龜”新垣平,模仿西方筆法,成書《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考察了金庸小說的斷代脈絡,不得不說是金庸小說的“骨灰級研究者”了。
金庸先生作品,精彩在于環環相扣,情節引人入勝,非一口氣讀盡難罷休也。可以這樣說,先生是我文學上的偶像。當然,先生的一些負面的事,也不必隐瞞。我佩服先生的學識和思維,夢想有朝一日也能成為他那樣的大文豪。
本來有消息,今年香港準備12月6日發行金庸武俠小說題材的郵票,可惜郵票未現,先生已逝。先生的那個江湖,已經再沒有了金庸大俠。
旁人曾問先生,“人生應如何度過?”先生答道:“大鬧一場,悄然離去。”先生的作品,影響力之大,影響範圍之廣,已非“大鬧”可形容;至于“悄然離去”,恐怕先生也未能如願,今夜,人民日報、新華社、新華網、央視新聞、央視網、光明日報、參考消息、共青團中央等一系列官媒公衆号罕見地同時“刷屏”悼念。先生之名,亦可知之。
金庸大俠仙去,世間尚可有武俠乎?
走好!先生!
……
萬水千山縱橫
豈懼風急雨翻
豪氣吞吐風雷
飲下霜杯雪盞
獨闖高峰遠灘
人生幾多個關
卻笑他世人
妄要将漢胡路來限
曾想癡愛相伴
一路相依往返
誰知心醉朱顔
消逝煙雨間
憑誰憶
意無限
别萬山
不再返
萬水千山縱橫
豈懼風急雨翻
豪氣吞吐風雷
飲下霜杯雪盞
獨闖高峰遠灘
人生幾多個關
卻笑他世人
妄要将漢胡路來限
曾想癡愛相伴
一路相依往返
誰知心醉朱顔
消逝煙雨間
憑誰憶
意無限
别萬山
不再返
萬水千山縱橫
獨闖高峰遠灘
萬水千山縱橫
獨闖高峰遠灘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穿成八零炮灰女配,開局被退婚 今天開始當大哥 殺手與美食 我能提煉技能 歸途重啟2008 英雄籲天錄 醉華容 萌寶駕到:爹地投降吧 我被妖神女友騙慘了 天地不仁之龍嘯蒼穹 陳平耿姗姗小說 從球王背後的男人到球王 好孕嫁到:沖喜王妃被寵冠京都 截天問道 女帝判我死罪,我反叛後你怕什麼 冰主天下 重活一萬次 再現神兵 華娛:我,田伯光,隻想當影帝 影帝狗都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