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網文章

知網文章>樂天派流浪的貓的新書 > 第17章 杜甫何以譽為詩聖他的詩又稱詩史(第1頁)

第17章 杜甫何以譽為詩聖他的詩又稱詩史(第1頁)

公元712年出生于河南鞏縣的杜甫,與"詩仙"李白齊名,是大唐現實主義詩人中的扛把子。不過,自号"少陵野老"的杜甫在世時遠比不上李白的聲望,他五十九年短暫的一生其實頗多窮困潦倒,雖說年少成名,但科考之路并不順遂,又遇"安史之亂"的影響,飽受颠沛流離之苦,僅當過河西尉、左拾遺、司功參軍、工部員外郎這樣不入流的小吏,晚年還老病纏身漂泊不定,公元770年在舟行嶽陽的途中黯然病故。

不過,如此坎坷卑微的杜甫,卻被後世尊為"詩聖",其詩還被譽為"詩史",這是何故?

一、憂國憂民的杜甫心裡始終裝着老百姓

原來杜甫受封"詩聖",與他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這一最大的生命底色息息相關。

杜甫雖說一生卑微,僅當過不入流的小吏,但他心裡始終裝着老百姓,特别是對弱勢群體的同情與關注,鋪就了他偉大的生命底色。

特别是"安史之亂"時期,杜甫自身漂泊無定而又體弱多病,仍心系多災多難的老百姓,與他們一路逃難,僅憑手中的一支秃筆便迸發出感同身受的聲聲呐喊,鳴民生之多艱,反映戰争帶來的巨大傷害,疾呼社會需要安甯與和平。

這些心聲,在他創作的"三吏三别"組詩裡體現得特别真切。有名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亦淋漓盡緻地表達了這樣的家國情懷。

終其一生,盡管生活窘迫,置身底層,杜甫始終将民生與社稷的安危融入自己一腔熱血的擔心與寄望中,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便可感之。

還有他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中深刻揭示的社會矛盾"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在《前出塞》中強烈反對戰亂的"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等等這些名詩名句,都表達出濃烈的憂國憂民的情感色彩,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杜甫高尚的人格,想百姓之所想,憂國之所憂的民本思想。

二、極具哲理的格律詩無人能比

此外,留存下來的一千五百多首"杜詩"裡,其中極具哲理的格律詩對後世的影響,也超過了王維、柳宗元、王昌齡這些名家。

可以說,杜甫所寫的格律詩不僅重理,還把情與意融為一體,讓讀者深受啟迪。

如《望嶽》中的"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春夜喜雨》中的"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如出自《登樓》中的"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如《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如《蜀相》中的"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等等,均"剛勁而闊大",帶出的哲理可謂娓娓到來。

總體而言,杜甫極具哲理的格律詩,尤其是七律,登上了詩壇的巅峰,即便是不拘一格的"詩仙"李白,在嚴謹上亦顯得稍遜一籌。

以緻後世講習格律詩,都以"杜詩為範",學習"杜詩"的叙事、抒情、說理",因為集大成的"杜詩",叙事樸實有意境美,抒情真摯有自然美,說理明白有底蘊美,如此融合一體博大精深的詩歌,既是現實的縮影與寫照,又反映時代之痛,拉響民之所系、民之所盼的時代最強音。

綜上可見,杜甫的家國情懷、叙事抒情說理融為一體的格律詩高度體現了現實主義的偉大詩魂,成為人們朝聖的一座豐碑,并不因他瘦弱多病,并不因他僅當過小吏,并不因他僅有五十九年短暫的人生,而抹去他當之無愧的詩壇地位。

稱杜甫"詩聖",他的詩譽之為"詩史",自然實至名歸。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讓你衡山習劍,你竟斬破諸天?  打斷腿,爬上鋪+番外  我兒朱雄英  推銷誤入帝皇群,皇帝們震驚了!  江果果顧寒煜  末世之獨寵女配  穿越之我乃王妃  過氣小明星的海怪男友+番外  我垂釣諸天萬界  穿成銀魚後,他對我一見鐘情了  香江往事  大唐廣播站2  滿級大佬種田日常  那時偷偷戀着他+番外  快穿反派男神有點皮  綜武,帶着李蓮花當老六  科幻天庭,大秦我包攬金榜  管不住的心+番外  許雨晴沐長風  正德明君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